朱熔基是清官吗?

 

 

  朱熔基总理执政以来,说了不少令人难以忘怀的话,其言之凿凿,掷

地有声,至今仍回响在耳边,在他不辞劳苦地进行了经济吏治改革之后

最后叹息道:我下台时,只要老百姓说我是清官就行了。话不由得

不令人感慨

 

  中国共产党历来自认为是人民的公仆,推崇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如今,中国的工业发展正举步维艰,8亿中国农民仍挣扎

贫困线上,社会治安较以往更加混乱,爆炸暴乱罢工曾出不穷,朱熔基

却只要老百姓承认他是清官就行了,这是何其自私的想法

 

  当然,中国老百姓历来是世界上最容易满足,最容易统治的老百姓

大家对政府的最大愿望也就是一个字,但,作为一国之相,难道朱

熔基也是以此为终极目标吗?自从入主国务院以来,他以举世瞩目的姿态

是做了不少事情的,而且大家也公认他是中国除了董建华之外,唯一一

个算得上的大官。然而,作为一介草民,笔者感到他所做的事情也

仅仅是一种姿态而已,或许潇洒痛快,但于我们的生计无甚裨益

 

  在2000年朱熔基亲手抓的潮汕税案中,恐怕大部份中国人都不知道,

案子查到汕头便再也查不下去了,把几十个倒霉蛋判了刑之后便不了了之

为什么呢?此案究其根本,错其实在于地方政府。当初潮汕地区政府实

行包税政策(不按销售额的比例征税,年度只交纳固定税金)潮汕人觉得

有机可乘,便发起了替外地人代开税票的财。这类政策性的漏洞是中国政

策的通病。当朱熔基发现这个问题时便下令严查严办。结果就是抓人,可

是能抓到谁呢?开票的小商人们走的走,逃的逃,有些地方甚至整个税务

局的人都全部逃光。小喽罗是抓了一大批,但是,大后台就是撬不出来

钱也追不回来了,那么,丢失的税谁来补

 

  终倒霉的只能是接受了这些税票的企业。这些企业大部份,根本是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按照国家政策规定,收取了发票。最后由这些冤大头

主要是民营企业,补交了所有的税款。要发票也是错,不要也是错,要

发票还要被罚,不如当初就买没有发票的黑货了。而同样接受这些发票

的国营企业,只说了一句不知者不罪,便安然无恙。此后不久,朱熔基在

视察广东听取汇报时,有人汇报说,广东经济开始萧条,出口连连下降

总理来一句,那就缓一缓吧,结果广东税也不查了,连走私也不用打了

 

  这样的虎头蛇尾,欺软怕硬,就非常令人怀疑朱总理的严打严查姿态

背后的真实目的。他到底是想以廉政风暴来打击官商勾结,整顿国家经济

秩序,还是因为国库实在空虚,需要一些没有背景,没有靠山民间小企业

的血汗钱来填补呢,还是纯粹想发发威,让四方摄伏,给自己的政绩加码

满足自己心理需要

 

  对于中国出名的猪市在此不想多提。朱熔基任职总理之初,认为

中国经济过热,泡沫过多,完全听不进经济学家厉以宁的意见,一厢情愿

的冷却股市,当他觉得太冷的时候,又人为的发布指令,将股市抬上来

中国的股市,就随著他个人的意志涨涨跌跌,他为什么敢于这样做?中国

97年金融风暴中稳定过渡,朱熔基作为一国之相,大出其名,什么经济

沙皇,铁腕宰相,各种赞美纷纷而来,冲昏了他的头脑,真以为自己是个

经济专家了,事实上,他为什么敢这样做?如果中国没有97年之前大搞改

开放,积累下充足的外汇储备,朱熔基拿什么到金融市场去一掷亿金

现在,中国的小股民们早已被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姿态弄得九死一生

痛苦不堪

 

  三年扭亏,更是弥天大谎。当时的主要政策是债转股,简单地说,即

将国营企业无法偿还的债务,转化为银行的股份,使企业脱掉包袱轻装上

阵,将来赚了钱再归还(其实谁也没想还)在这件工作中,充份体现了中

国人际关系网的重要性

 

  凡亲近中央,亲近银行的国有企业,达到或接近标准,都可将债务摆

脱。一些国企负责人事后感叹:真后悔当初没多借点债啊!这样的

转股会有用吗?谁都知道,真正要使国营企业复活,不改变政治体制,不

变经济体制,是不会有用的,这样的做法只能相当于又制造了一个

国有企业,并让它沿著老路,将国家资产,人民血汗再度亏空。相信

朱熔基其实是深知这一点的,不然,不会送他的子女都出国深造,学成后

儿子朱云来更在涉外金融机构位居高职。他当然不会放心让自己子女与

自己治下的国企绑在一起,断送前途

 

  记得草庵居士在一篇文章中曾推测,中国加入WTO,之所以一直没有对

国人宣布内容,是有图谋的,朱熔基,龙永图等作为主要谈判代表,是希

让中国快快入世,以牺牲国人的巨大利益为代价,促使国外先进民主思

想以及强大的经济势力进入中国,来推动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但纵观朱

熔基在国内的所作所为,实在看不出他有这样的想法。在现今的中国,最

有活力的是民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无庸置疑,当然是前者,然而朱熔

基在执政后,所有政策基本都是向国有企业倾斜。除了上述的债转股之外

银行的贷款政策,出口政策,无不是国营单位有优先权。这些苟延残喘

的机构在他的大力扶植之下,并没有改变它们即将被市场淘汰的命运,越

来越多的下岗工人 正无情地说明了这一点;而民营企业由于得不到政策

支持,反而受到变相压制,错失前几年世界经济繁荣时有利发展的宝贵时

光,面对WTO的来临,单薄的底子,将使他们同样在生死存亡线上挣扎。如

果朱熔基明知入世在即,仍用计划经济的那一套厚此薄彼,我们实在无法

理解他这种深奥的思想和政策。或者他认为世界大同,可将整个民族经济

拱手送人

 

  2001年初在农村试点的费改税政策,据说是一项朱熔基关心农民的善

政,可以让农民少交不合理的钱,结果却是实行了不到半年就草草收场

他本人的解释是:此政策使得乡镇财政收入减少,农村教育办不下去了

笔者认为他还隐瞒了另一个原因,中国农村各地的收费并不相同,有些地

方的费确实多如牛毛,有些地方的费还算合理,当全国农村的税费实行一

刀切之后,本来多交钱的地方固然减少了点负担,而原本交非不多的地方

凭空增加了一大截,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而且费是可以有增有减的,税

却是铁板钉钉 难以再挪动。如此一来,恐怕是愁的更多了。不经过认

真全面的调查,想当然地以雷厉风行的姿态,推行某项政策,不成后,作

无奈状,随便找个理由推到别人头上,是他常用的一招

 

  综观朱熔基在经济治理中如此多的失误,朱熔基神经一天天

地破灭了,然而在中国的老百姓心目中,他仍然是一个可信赖的,与众不

同的总理。究其原因,就在于朱熔基念念不忘的清官光环,那是中国老百

姓心中的梦想。以清官自居的朱熔基,在吏治中做了什么呢

 

  2000年,他纵容他的嫡系部队--国家经贸委向国家外经贸部发起进出

口配额的权力之争(谁都知道发配额是块肥缺)想将原属外经贸部的配

额的分配权夺过来,可惜没有成功,转而成立行业办,通过控制企业进

间接控制外经贸部的出口配额分配,一个儿子两个爹,且不说中央领导

们的勾心斗角,只苦了那些被管的企业。原说要精简机构,机构却越来越

 

  在打击贪污腐败的早期事件中,红塔山集团的老总因收回扣一千多万

曾被判死刑,全云南的老百姓都在为这位老总喊冤:红塔集团原是只有

十多万资金的一家民营小厂 (注意,是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之后,每年

上交国家几十亿的税,对于这样的厂长,国家即使奖给他一个亿也不为过

吧?但作为国家政权的总执行官,竟然赏给他一个死刑,弄得他妻子疯掉

儿子逃亡,女儿自杀身亡。在全红塔集团职工联名递交请愿书之后

才改判为有期徒刑

 

  就笔者所知,类似的案件还有相当多起,贪官污吏他确实抓了不少

但其中的冤案有多少?因得罪他被他下令重判的又有多少?相信总有一天

历史会给一个说法。在2001年的APEC议上,他向加拿大总理索要赖昌星

的行为,不但成为笑话,而且证明了他根本没有现代法制观念

 

  2001年,在清华告别会上,朱熔基讲述了自己和儿子的一个故事。当

他还在国家计委工作的时候,有一天回到家,看到儿子拿著一块油毛毡搭

花棚,他心里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这是偷的!于是也不问,立刻一

个耳光打将过去,随后儿子委屈的告诉他,这是从垃圾堆中捡来的。他知

错怪了儿子,但是出于父亲的尊说道:"即使垃圾堆里的,也不

捡。"于是就陪儿子把破毛毡送回了垃圾堆。朱熔基以这个故事来标榜自

己教子有方;以反腐反”“三年脱困标榜自己治国有方。实际上

这一切正充分反映了朱熔基一贯的姿态--封建大家长:自以为是,一意孤

行,在家乱打儿子,在位乱打老百姓,将老百姓的利益源源不断地送进当

今世界最恬不知耻的政府的无底洞

 

  一个真正的清官,应该不仅仅是不扰民,在个人经济问题上清白就够

了。作为一个,所谓在其位而谋其政,他就应该对人民负起责任

以百姓的利益为重,更重要的是他应该有能力和素质负起这个责任,为百

谋求利益,这包括:明察秋毫,有方有略,广纳兼听,宽厚待人等等

仅仅清是不够的,尤其是为清而求清;为了他一己之清,而断送天下老百

姓的利益;甚至为了衬托他的清,而不惜任意给无辜的老百姓扣黑帽子

背黑锅,填黑洞。这样的清官又能好到哪里去

 

  《道德经》中有云: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

不善矣......